益生菌劑型分析懶人包! 顆粒、 膠囊、 錠劑、糖果哪種好?
益生菌好處多多,但去到門市後才發現劑型複雜,有顆粒、粉狀、膠囊、錠劑等種類琳琅滿目,究竟要如何挑選適合的益生菌?今天就讓我們來為你一一分析各種益生菌劑型,並推薦合適的益生菌顆粒產品,讓你吃益生菌吃得更放心!
益生菌常見劑型:顆粒、膠囊、錠劑、糖果
一般來說益生菌劑型可分為:顆粒(粉狀)、膠囊、錠劑或糖果4大類型。而不同的劑型,其差別在於純度、賦形劑添加的多寡,以及包裝方式等,進而影響到是否能妥善隔絕空氣、以利保存。下面就讓我們來各別詳細說明。
膠囊
膠囊的好處是可以保持菌種的穩定性,外殼能確保益生菌在進入腸道之前不會受到消化環境的影響,且可以阻隔氣味。另外,膠囊易吞服、便於攜帶也是優點之一,但相對地,其因體積限制問題,如果要達到正常人的益生菌建議攝取劑量,就可能需要吞服較多顆膠囊。此外,目前市售的膠囊大多為動物原料,不利於素食者攝取。
粉末顆粒
粉末製造相對簡單,且一天一包服用方便。但在製造過程中益生菌粉末會經過加熱乾燥,接觸到高溫易造成益生菌死亡,故廠商如何在乾燥過程避免此問題,也是挑選重點。而透過專利凍乾技術,可使益生菌以粉末的形式存在,也可以讓益生菌的補充攝取量較多,確保吃到足量菌數,並且菌粉本身也不須添加過多的保護劑、賦形劑,可減少攝取到不必要的添加物。
錠劑
錠劑為保健食品常使用的劑型,其便利性在於可做成任何大小,尤其咀嚼類的保健食品或藥品更是喜歡以錠劑的形式製作。但以益生菌來說,由於大部分菌種比較脆弱,而製作的過程會面臨高溫及高壓,減損益生菌的活性、縮短效期,因此多數廠商不會選擇錠劑。
糖果
部分廠商選擇軟糖等糖果劑型來製作益生菌補充品,但其尚有效用上的疑慮,像是如何讓益生菌保持營養、活性,並且效果不輸市面上的膠囊、粉末劑型等,因此購買前,建議可再多加比較及確認。
膠囊 |
粉末顆粒 |
錠劑 |
糖果 |
|
製作方式 |
有外殼保護,可確保菌種的穩定性 |
透過專利凍乾技術將乳酸菌包埋在粗顆粒裡 |
高溫塑形製作,可能會減損益生菌的活性 |
加入糖粉、香料等添加物製作 |
特點 |
易吞服、便於攜帶 |
一天一包服用方便,特別適合不喜吞膠囊的族群。 |
易吞服、便攜帶 |
加入糖、香料更好入口 |
可攝取到之菌數 |
因體積限制問題,每一顆膠囊所含之菌數有限 |
益生菌以粉末的形式存在,單次可攝取的菌數量較多 |
面臨高溫高壓後會減損益生菌的活性,所存菌數可能較少 |
不一定,且尚有效用上的疑慮 |
益生菌顆粒、膠囊哪種好?合適劑型這樣選
而除了上述的劑型差異之外,在挑選益生菌產品時,建議還要注意以下5大重點:
1.好菌先看穩定度
有專利包覆技術的粉劑或膠囊擁有良好的穩定度,可幫助益生菌通過酸鹼考驗到達目的地。但一般不建議益生菌錠劑,因為錠劑製作過程中,為了定型會經過高熱的加壓,易造成益生菌大量死亡。另外,錠劑為了方便保存與攜帶,可能加上糖衣或膜衣劑造成額外的吸收負擔。
2.特殊劑型要注意
部分益生菌產品為做出差異,會使用像液劑飲品等創新或少見的劑型。這類產品除了吸引消費者外,也添加較多的糖調整出大眾可接受的風味,但益生菌在高水分的環境下穩定性差,無法長時間存活,選擇時應注意產品實際含有的益生菌數量。
3.容易入口最重要
粉劑是較容易入口的劑型,其分為顆粒和非顆粒兩種。沒有顆粒化的粉末益生菌質地較細,除了可能容易揚塵、嗆口外,臺灣悶熱潮濕的氣候也會導致細粉末容易結塊,造成品質損耗,好菌補充打了折扣。
因此如果擔心產品的粉質太細,容易揚起、沾黏造成嗆口,建議選擇擁有專利造粒的顆粒劑型,入口即化好食用,不易四散揚塵,亦不會浪費珍貴的好菌。
4.不同族群這樣挑
老人與發育中孩童因吞嚥及腸胃功能較弱,食用益生菌錠劑或膠囊時會有吞嚥的疑慮,而若將錠劑扳成小塊、膠囊倒出內容物,也可能會使益生菌喪失穩定性,達不到建議的菌數補充效果。因此建議選擇食用專門造粒技術的顆粒產品,即可不用擔心被細粉沾黏,甚至嗆到,可輕鬆補充。
5.保存方式很重要
大部分益生菌天性怕高溫,若保存不當,小心好菌「全軍覆沒」。因此建議放在冰箱保存,如怕麻煩或攜帶不易,可選擇使用專業凍乾包埋技術,以及菌種穩定性高的產品,包裝上會標示可放置於室溫陰涼乾燥處,品質有保障、補充更方便。
顆粒劑型益生菌挑選5原則
由上述說明可知,顆粒劑型益生菌為眾多劑型中較為推薦的種類,而在挑選顆粒劑型益生菌時,最好還能兼顧以下幾點特性:
✅ 使複合菌株,效果更全面
✅ 成分含有專業、科學化的獨特菌種
✅ 添加益生質,補好菌也養好菌
✅ 選擇穩定的凍乾包埋技術
✅ 有專利的顆粒化技術